1月6日上午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浙江以“千万工程”牵引缩小“三大差距”有关情况。
王㊣✅通✅林从理念思路、战略目标、重点举措三个方面介绍以“千万工程”牵引缩小“三大差距”的总✅㊣体部署。
2023年9月,习在浙江考察时,明确要求浙江“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”,强调“把缩小㊣城乡差距、地区差距工程建设理念、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,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”。
浙江全面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,进一步明确理念思路,概括来讲,就是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的经验和做法,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,缩小“三大差距”,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。具体来说:
最重要就是一步一个脚印,确保做一件成一件,让老百姓看得见、摸得着建设工程类别、得实惠。同时,弘扬“浙江精神”,鼓励勤㊣劳✅创新致富,推动形成幸福生活都㊣是奋斗出来的、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的社会风尚。
取得突破性成果,实现“六个新”(即山区㊣海岛县发展迈上新台阶、县城承载能力实现新提升、乡村发展迸发新活力、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新增长、基本✅公共服务一体化取得新进展、共同富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);
提升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,唱好杭甬“双城记”,打造温州“全省第三极”,加快发展金义都市区,做强杭州湾、金衢丽、温台沿海三大产业带和义甬舟、金丽温开放大通道。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,迭代完善山区海岛县“一县一策”,做强特色主导产业,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。
建强“县城—中㊣心镇—重点村”发展轴,加快提升县城辐射带动能力,做大做强中心镇,加快培育一批农业大镇、工业重镇、商贸强镇、文旅名镇;推进重点村培育㊣建㊣设,总结推㊣广大下姜、大余村、大李祖、大塔后等片区组㊣团发展模式,促进县域产业集聚、人口集中、服务集成。
持续大力发展㊣县域经济,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,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园。推进“土特产富”全链发展,深化“百链千亿”行动,“一链一策”培育✅超十㊣亿元、超百亿元“土特产”全产业链。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,提高农民产业增值收益。
坚持做强“硬件”和做优“软件”双轮驱动,深入实施农房改造、管线序化、村道提升“三大行动”,实施美丽田园㊣行动,全域建设幸福河湖,持续提升乡村风貌与生态。开展人文乡村建设,建好用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,举办“村晚”“村歌”“村跑”等“村字号”群众文体活动。坚持和发展新㊣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完善乡村治理体系。
优化城镇和乡村空间规模、布局和结构,完善落实“141X”乡村规划体系,深入实施下山搬迁和“小岛迁、大岛建”工程。建设“四好农村路”2.0版;深化单村水站改造提升,完善农村供水县级统管机制;推进农村电网增容布点,合理布局新能源充电设施;全域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。
紧扣“基本”和“一体化”两个关键词,深入实施公共服务“七优享”工程,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小规㊣模学校优化提升,深化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“市管县用”模式;实施医疗卫㊣生强基工程,全域覆盖“常态化巡回诊疗+互联网医疗”服务;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,推动养老服务“爱心卡”提质扩面,大力推进村社老✅年助餐服务。
健全新型居住证制度,推行由常住㊣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,为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义务教育公办学位。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、宅基地使用权、集体收益分配权。强化青年入乡“引育用留”全链条政策供给,实施现代“新农人”培育行动,加快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,让广大的年轻人有更多发展机会。
支持发展吸纳就业✅能力强㊣的产业和企业,实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㊣工商㊣户就业支持计划;实施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,推进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;推进省域技能型社✅会建设,深化千万✅农民素质提升工程,推动实现“人人有事做、家家有收入”。
旨在推动构建产业升级、人口集聚、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,实现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,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更加完善。
下一步,浙江将锚㊣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,只争朝夕、攻坚克难,全力以赴落实落细各项任务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持续的新模式新机制,让农民㊣群众更有获得感、幸福感,努力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。